“我又重新活了一回!”近日,78岁的夏爷爷带着老伴、儿子、儿媳妇一大家子赶到扬中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送上鲜花、锦旗,向科室医生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如此大阵仗的感谢背后是一次与死神竞速“抢”人。 9月23日晚上11点多,一阵胸闷不适将78岁的夏爷爷从睡梦中惊醒。老人顿觉头昏目眩,继而失去知觉达几十秒钟,并且伴有四肢抽搐的情况。家人非常紧张,立即拨打120将老人送至扬中市人民医院急诊。 “患者入院后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我们会诊时了解到老人平时身体健朗,突然出现无诱因阵发性头昏、黑朦,需要先排除冠脉梗塞的可能。”综合考虑之下,从家中赶来急会诊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周海涛建议患者先做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作进一步判断。 整个造影过程患者状态相对平稳,但就在做完造影回病房的过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了,患者突然抽搐、心脏骤停,“不好,阿斯发作了(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一旁护送的高楠医生立即呼救,随即值班医生护士立即为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抢救用药,心脏最长停跳持续20秒之久。 “当时情况相当凶险,虽然患者有了心跳,但心电图显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且频繁出现心脏间隙性停跳,就像是线路接触不良,会导致灯时亮时不亮,一旦彻底‘断线’,那就没有办法了。对于这种情况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被再次送入导管室,周海涛主任紧急为患者安装临时起博器。操作期间患者反复抽搐、意识丧失,团队一边心肺复苏一边植入临时电极,直至临时起搏器工作,恢复心跳,患者意识转清,抽搐停止。 至此,患者性命算是暂时保下了,但周海涛却不敢放松。因为若要度过危险期,只有植入永久起搏器才能真正地帮助患者解决棘手问题! 在和家属充分交代病情和治疗方案后,9月27日,仅用一个小时,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为夏爷爷施行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夏爷爷未再出现意识障碍,恢复良好,第三天顺利出院。 为表示感谢,长假过后,夏爷爷特意携全家前往医院,向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面对夏爷爷和家人的这份认可,周海涛却说:“老人的成功救治,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家人,是他的家人给予我们医生充分的信任,正是因为这份信任,才让医护人员及时把握住了宝贵的抢救时机。许多患者家属认为在心脏安个机器是个大手术,实际上手术难度并不大,最难的点在于患者和其家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但对于恶性心律失常,起搏器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从2020年至今,市人医心血管内科已开展百余台,挽救了许多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 医生提醒:所有由于心动过缓引起临床症状,如黑懵、晕厥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最好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谨防猝死等恶性突发情况。 (包丽娟) |